多杰雄登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9571|回复: 17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前世因,今世果 [复制链接]

Rank: 6Rank: 6
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3-12-15 03:59:24 |只看该作者 |正序浏览
有一天,佛在舍衛國給孤獨園宣說大法,會集了千二百五十沙門,菩薩萬人,以及無量無數諸大聖眾,恭敬圍繞,聞法歡喜。
    這時有一位窮苦的老公公,已經二百歲了,他眉生秀毛,齒如編貝,並且雙手過膝。看他的外貌好像蠻奇特而有貴格,然而卻是異常窮苦,衣衫襤褸,五體裸露,食不飽口,五臟饑虛。他氣息微弱,拄苦拐杖,挪挪蹬蹬,想來拜佛陀。
    豈料釋梵天王,守衛法門,卻不肯替他通報。老公公於是用盡力氣,大聲喊說:「我生來不幸,一輩子貧窮辛苦,饑寒凍餓,求死不得,活得又百般無奈。後聽說世尊仁慈廣被,眾生都蒙受恩澤,心裏很是仰慕,因此晝夜發願,已經十年,今日才得到此,乞見佛面,求離眾苦。現在你們拒絕我,是阻撓我的心願,也乖違聖意,為什麼要這樣呢?」
這一切佛都瞭如指掌,他轉問阿難:「你看見了那位,耆年高壽,相貌莊嚴,卻深受罪報的老公公嗎?」
    阿難長跪,合掌白佛言:「怎壞有耆年福相,卻又受罪報呢?既受業報,卻生來具相,這是平生所不曾見的,他人在那裏呢?」
    佛說:「他人在門外,釋梵天王不肯讓他進來,你可前去帶引他。」
    阿難奉了佛旨,來領老公公。於是老公公匍匐前進,仰首具佛,喜極怕悲,涕淚交流。向佛作禮,長跪合掌,而白佛言:「久仰世尊,仁澤遐被。於是日夜發願,求能面佛,由來已經十年,而今才得滿願。方才在門外,不得進來,想要回去,氣力又不堪,進退無路,又怕在此命絕,污穢聖門,重增罪業。幸蒙世尊哀矜,如此而死,不復有遺憾。惟願慈悲開示,啟迪愚蒙。」
    佛說:「人的受生,所遭所遇都緣夙造之因。現今我為你說你的本源:
    你前世生於豪強大國明慧王家,那時是作太子,憍貴非凡,上為父母所珍寶,下受臣民所擁戴。養成高目大視,鄙薄一切的惡習,恣意輕侮百姓。不知府庫的億萬財寶,都是從民間來的,民生的困頓,都因賦稅太重,而你只知積聚,卻不曉得要布施。
當時有位貧寒沙門,名喚靜志,從遠地來,特來見你,只願你布施一件法衣,你卻刻薄待他,既不施衣,也不與食,白讓他等著,他要走,你也不肯,就這樣讓他困在那裏七天七
夜,連一滴水也不給。
    靜志沙門已是氣息微弱,命在轉燭,而你卻在一旁聚眾圍觀,玩笑取樂。
    一邊有侍臣勸諫說:『太子不要再這樣了。靜志沙門仁慈恭敬,道德內蘊,凍了他不說寒,餓他也不說饑,他所以來向你求布施,只不過是要讓你種福而已!既已不肯布施,怎可又苦苦逼迫,趕快讓他走吧!不要再造業了。』
    太子說:『我也不想讓他死,只不過覺得他詐稱道德仁義,想試他一下罷了,好!放他去吧!放他去吧!』
    靜志沙門,才離城十幾里,卻又碰到一群餓賊,想把他殺來吃。
    沙門說:『我是饑寒貧苦的沙門,你們看我一身都是骨頭,若有肉也是又薄又腥,一點也不好吃,白白殺了我,沒啥用處,還是放了我吧!』
    這群惡賊答說:『我們餓了好幾天了,只拿泥巴糊口,你雖枯瘦,比起泥巴來,又強多了。』於是分頭找尋凶器,準備作傷天害理的勾當。
    這事讓太子知道了,太子忽然天良發現,急去解救,並且說:『我已不曾布施衣食了,那可再袖手旁觀,讓他入餓賊之口?』賊人一見太子來援救沙門,都叩頭謝罪,放沙門離去。
    那時的沙門,就是今天的彌勒菩薩,而那憍貴的太子,就是今天的你。你這輩所以這般窮苦,就緣於那時候慳貪作惡所招的罪報。而所以得長壽,就是因為救活了靜志沙門。」
    老公公白佛言:「往事不堪回首,只願從今天起,用此垂殘的生命,得作沙門,更願生生世世,常能隨侍在佛身邊。」
    佛言:「善哉!善栽!」這時佛以神力,讓此人忽然變形,耳聰目明,身強力,遠得上慧,入三昧門。
    太子一念慳吝,招致來生的窮困;再轉一念慈憫,感得長壽的異相。楞嚴經說:「一切因果,世界微塵,因心成體」。華嚴經說:「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,應觀法界性,一切惟心造」。原來作邪作正、成凡成聖,都在此「心」哪!

使用道具 举报

Rank: 4

18#
发表于 2013-12-23 04:55:25 |只看该作者
我们的出现就是因果的证据。每一步都是选择,我们会在这个论坛一起讨论佛法,讨论雄登护法,其实就是我们之前一起种下的因,或者说是共业,所以就算我们在不同的国度,有着不同的背景,可是却能在这个时段,这个时空,互相交流,互相讨论。

所以不要漠视我们每一天所说的一句话,所做的每一个动作。

使用道具 举报

Rank: 6Rank: 6

17#
发表于 2013-12-23 03:15:18 |只看该作者
鎄鎛鈤鉀鉲 发表于 2013-12-23 02:52
我之前听我的一位师兄说,每下一道的生灵都会比上一道的生灵多。也就是说我们投胎去下一道比我们转世回人 ...

尽然你已经说了上下三道,那我就借此机会解释一下:

上三道既是三善道,是为天道,修罗道和人间道,而下三道则为三恶道,也就是畜生道,饿鬼道和地狱道。

你说的不错,要走向三善道是极度困难,而走向三恶道却是轻而易举的事,只要我们继续我们现在的生活,三恶道的大门已经为我们开启。

使用道具 举报

Rank: 1

16#
发表于 2013-12-23 02:52:39 |只看该作者
心中有佛 发表于 2013-12-23 02:46
我们的却是要意识到我们现在是多么的庆幸,因为我们出生在人道,还可以有机会修行佛法而改变我们的业力, ...

我之前听我的一位师兄说,每下一道的生灵都会比上一道的生灵多。也就是说我们投胎去下一道比我们转世回人道的机会率是高出很多,很多。也就是说,当我们走了下三道之后,要在回来人世间几乎是不大可能了。看看现在本地人的生活性质,实在是看不下去了。

我祈愿我不会走向下三道的道路,愿我的修为能带领我们回来人世间。

使用道具 举报

Rank: 6Rank: 6

15#
发表于 2013-12-23 02:46:20 |只看该作者
iora 发表于 2013-12-21 21:47
謝謝分享. 前世以过,不能改. 我們要慶幸我們還有機會改變我們的當前和來世. 不要錯過機會學習佛法和行善 ...

我们的却是要意识到我们现在是多么的庆幸,因为我们出生在人道,还可以有机会修行佛法而改变我们的业力,然而,不是每个众生都有这个机缘,转生为人已经是很难得,更何况是接触佛法,这可是我们前世不知道修了什么样的福报,以至于令我们能有幸的他入佛门,如果我们还不懂得捉稳这个机会,我们将会悔恨一辈子。

使用道具 举报

Rank: 1

14#
发表于 2013-12-23 00:22:38 |只看该作者
前世因,今世果。不得不相信!人在造,天再看。自己所做所为,必定要自己负责。别以为逃得了。

使用道具 举报

Rank: 6Rank: 6

13#
发表于 2013-12-22 16:19:57 |只看该作者
“太子一念慳吝,招致來生的窮困;再轉一念慈憫,感得長壽的異相”这告诉我们,即使你已造很多恶业,你仍然可以通过立即做善业改变你的未来,善恶只是一念之差。

修行是时时刻刻幫助我們來看好自己的念頭,我們時刻都要反省一下,看看現在在想什麼?看看自己想的這些念頭是什麼?我們要看住自己的念頭,無論是好念頭還是壞念頭出現時,心中都要了了分明。尤其是我們起貪心、嗔恨心的時候,不要盲目地跟著它跑。一個沒有學佛的人,貪心現前的時候就拼命地貪;嗔恨心現前的時候就拼命地嗔;愛的時候愛得死去活來;恨的時候又恨得不共戴天,讓這些煩惱的心理成了主宰我們生命的主人。学佛就是要培養我們的正念,使我們把握好自己的心念,把握好自己的現在和未來,而不是讓那些五欲塵勞的煩惱來左右我們的身心,使我們的心始終保有清淨的覺照

使用道具 举报

Rank: 3Rank: 3

12#
发表于 2013-12-21 22:35:24 |只看该作者
分享圣严法师说:

佛语有云:种下什么因,就得什么果,一切皆有因缘果报。也就是说,帮助了别人,就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;而伤害了别人,也许某一天会受到同样的伤害。
所以,圣严法师说:“佛法中的观念认为利人便是利己,若只想到自己、自私自利,便永远都只局限在自我的框架内,活在无尽的冲突之中;若能将价值观改为利人为先,不但会拥有许多朋友,更会得到大家的帮助。”

使用道具 举报

Rank: 3Rank: 3

11#
发表于 2013-12-21 21:47:20 |只看该作者
心中有佛 发表于 2013-12-16 10:29
当然有今生来世咯,我们今天存在的是一个果,前世的出现就是因,所谓因果循环,我们今天所受的,也就是我 ...

謝謝分享. 前世以过,不能改. 我們要慶幸我們還有機會改變我們的當前和來世. 不要錯過機會學習佛法和行善.

使用道具 举报

Rank: 4

10#
发表于 2013-12-21 21:40:53 |只看该作者
前世有修因,这世有果报的。这个人聰明智慧,他前世修法布施。那个人健康长寿,他修无畏布施。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Archiver|多杰雄登

GMT+8, 2024-6-17 01:36 , Processed in 0.033033 second(s), 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2

© 2001-2011 Comsenz Inc.
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