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杰雄登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7980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正确的认识财富 [复制链接]

Rank: 8Rank: 8

楼主
发表于 2014-6-27 02:44:23 |显示全部楼层
今天的社会,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。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物质的极大丰富,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和舒适,但过分强调经济利益的同时,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,比如社会道德滑坡、生态环境的破坏、拜金主义、唯利是图,以及由经济问题引起的种种犯罪现象。本文将根据佛教的思想,为社会大众提供一个认识财富的角度,希望能有助于社会的安定和幸福。

在佛经中,对财富的看法是一分为二的,既有毒蛇之喻,也有净财之说。

俗话说,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,佛教中也同样指出了财富的危害。佛经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,佛陀与弟子阿难外出乞食,看到路边有一块黄金,便对阿难说:毒蛇,阿难亦应声说:毒蛇。正在附近做农活的父子俩闻言前来观看,当他们发现佛陀和阿难所说的毒蛇竟然是黄金时,立刻欣喜若狂地将其占为己有,可结果如何呢?黄金非但没能改善他们的生活,反而使他们陷入国库被盗的案件之中。刑场上,父子俩追悔莫及,至此,他们才明白佛陀所说的毒蛇的含义。

为什么说财富会成为毒蛇呢?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   首先,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得财富,社会上所以会有那么多贪赃枉法的现象,有那么多假冒伪劣的产品,正是因为对金钱的迷恋和对暴利的渴望,才使他们不惜以身试法,铤而走险;也有些人干脆从事谋财害命、偷盗、抢劫、诈骗等犯罪行为谋取财富,结果身败名裂,后悔莫及。其次,是不能正确地使用和支配财富,因为拥有财富,吃喝玩乐,奢侈浪费,而养成很多不良嗜好。第三,是执著于财富而给自己带来无谓的伤害,财富的拥有者往往无法面对它的失去,商场如战场,激烈的竞争中,多少失败者因为破产而精神失常,甚至走上绝路。

   事实上,金钱的本身并不存在什么罪恶,关键在于它的拥有者能否合理地获得它,使用它。财富既能给我们带来过患,也能给我们带来利益。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最基本的物质条件,这就需要一定财富作为生活的保障,所以佛教中又有净财之说。同样的财富,怎样才能使它转化为净财呢?这也体现在三个方面:

   首先,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以正当手段谋取利益;其次,合理地使用财富,不仅用于生活所需,更能以此造福社会;第三,客观地认识财富,既不是将其奉若神明来膜拜,也不是将其视如粪土而摒弃。只有正确地估量财富的作用,合理地使用财富,才能成为财富的真正主人,而不是做一个守财奴,甚至为其所害。

既然佛教并不否定财富的作用,那么,一个人又应当如何追求财富呢?

   佛法认为,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都由因缘因果决定,许多看似偶然的现象其实都包含着必然的因素,财富的获得也同样有它的前因后果。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,同样是经商,有的人财运亨通,有的人却处处碰壁,是冥冥之中神灵的安排吗?是命运的不公吗?其实,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的福报,而福报又取决于自己的所作所为。

   因此,想要获得财富,首先要培植福田。我们知道,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,同样地,一个人的福报也是来自播种和耕耘,福田包括恩田、敬田和悲田。恩田,就是对父母师长乃至一切有恩于己的人都怀着感恩的心去报答;敬田,就是恭敬供养献身于人类心灵净化的宗教师及有德有智的贤圣;悲田,就是救济帮助世间所有穷苦受难及贫病交加的人。以上几种行为正是我们获得人生的福报的正确途径,只有通达人生的因缘因果,明了财富的源泉,我们才能够事半而功倍。

   除此而外,我们还应当拥有生存的技能。佛陀在《善生经》中为善生童子开示生存之道时说:"先当学技艺,而后获财富"。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,必须有一定的谋生之道,即使拥有福报,也还需要通过相应的技能才能得以实现。

作为一个佛教徒,除了遵守法律,还应自觉地受戒并持戒。受戒是在我们的内心种下防非止恶的种子,而持戒的过程就是培养这颗种子,使它在我们生命中形成强大的止恶行善的力量。对于在家人来说,戒律的基本内容有五条,即不杀生,不偷盗,不邪淫,不妄语,不饮酒。一个佛教徒应以此为衡量行为的标准,检验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是否与戒律相违背?是否涉及到杀生、偷盗、邪淫、妄语的行为?戒律除了具有法律的内涵,同时还是佛教徒趣向圆满人格的自觉德行,因此它还是道德性的。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Archiver|多杰雄登

GMT+8, 2024-5-3 23:50 , Processed in 0.027589 second(s), 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2

© 2001-2011 Comsenz Inc.

回顶部